第二章:火箭科学家
John Carmack,出生于天主教家庭的他天生智力非凡,而父母的过分管教和离异导致了他的孤僻和叛逆。机缘巧合下,他早早的接触到了 BBS 社区,他从上面学会了制作炸药,却仅仅是想用它来获得一台电脑,他也因此进入了少管所。此后,这个少年天才兼少年犯在经历家庭破碎、经济困难后,仍然孤注一掷的踏上了游戏开发之路……
John Carmack 很晚才学会说话。 他的父母一直为此担心,直到 1971 的一天,15 个月大的 Carmack 摇摇晃晃的走进客厅,一手举着海绵,说:“这是你的搓澡巾,爸爸”。这感觉就像是,之前他不说话只是因为不想颠三倒四地说单词,而是想等着能通顺说句子后才张的口。
“Inga(母亲名字)”,孩子的父亲 Stan 对他的妻子说,“或许,咱家的宝贝超乎寻常。”
Carmack 身处在一个自学成才的家庭中。Carmark 的爷爷 John Carmack(Johnny 姓名继承他爷爷的名字)是一位仅上过两年学的电工。 并且读写能力都是他妻子教他的,而他的妻子也只是一位读到过八年级的家庭主妇。 他们住在肯塔基州东部最贫穷的地方,将儿子 Stan 养育成人。 Stan 学习刻苦,赢得了奖学金并进入大学,他在工程学、数学上表现优异,最终还修习了广播新闻学,成为了家庭中第一位大学毕业生。 他的妻子 Inga 的父母,一个是化学家,一个是理疗师。 她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对科学的兴趣,同时进行核医学的学习以及攻读微生物博士学位。 Inga 和 Stan 这对大学恋人,将会把他们的好学基因传给他们第一个孩子。
John D. Carmack II,小名又叫作 Jondi,出生于 1970 年八月二十日,家境殷实。 在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有三大电视台,而他父亲在成为了其中一家电视台晚间新闻主播之后,他们全家便搬到了城外的富人区。 而后他的弟弟 Peter 在那里出生了。 Carmack 从小就接受了镇内最好的教育,在一所名叫“圣母”的天主教小学上课。 他瘦弱、矮小,有一头乱蓬蓬的金发,戴着那副从一岁就开始戴大大的眼镜,很快便展现出自己的不凡。 读二年级时,当时仅有七岁的他几乎在所有考试上获得了满分,他的理解能力达到了九年级的水平。 他养成一种奇特的口吃,每当说完一句话,就会在末尾发出一声短促而械般的嗡鸣声,就像计算机处理数据时的声响:“12 乘以 12 等于 144 ……嗡”。
在家里的时候,他像他父母一样,是一名狂热书虫,他最喜欢读奇幻小说,比如托尔金的《魔戒》。 他一摞一摞的看漫画,看科幻电影,玩他最喜欢龙与地下城。 相较于在龙与地下城中扮演玩家经历冒险,他更喜欢当一名地下城主(DM)去“创造”冒险。 当绝大多数 DM 还靠着规则书直白地引导游玩过程时,Carmack 抛弃了这些限制,转而费尽心思地创造出原创战役。 放学后,他会带着一打坐标纸钻进自己的卧室,通过绘制图表来构建他的游戏世界。 他当时才上小学三年级。
尽管 Carmack 勤奋努力,但是有些事还是躲不开。 当让他列出最困扰他的 5 个问题时,他将“父母过高的期待”写了两遍。 他发现他和母亲——这位一家之主特别合不来。 在另一份文章中,他写道,有一天他拒绝去做课外作业,于是他妈妈把他的漫画书锁进了衣柜里,而 Carmack 由于打不开挂锁,他直接拆除了柜子的合页,把整一扇柜子门拆了下来。
他在学校里也越来越无法无天,他极度厌恶学校里的条条框框和刻板教条。 他认为宗教是非理性的。 他开始在每周三的弥撒之后挑衅同班同学的信仰。 不止一次,其他孩子在他的逼问下哭着离开。
有一天老师推着一台 Apple II 进了教室,Carmack 从此发现了一种更加高效的方法来锻炼他的分析能力。 他之前从没接触过计算机,但是他马上就接受了这台设备,就如同自己身体的延伸一般。 计算机世界的语言是一种数学的语言,它对他的每条指令都会有响应,当 Carmack 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些游戏后,他意识到计算机里藏着一整个世界。
终极战区:以第一人称视角操纵坦克
这之前 Carmack 只接触过街机游戏。 他并不算周围最厉害的玩家,但是他喜欢《太空入侵者》、《爆裂彗星》和《终极战区》中的快速移动和反馈。 《终极战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视角是第一人称的。相较于从侧视角或俯视角旁观游戏中的行动,第一人称视角让 Carmack 感觉自己就是行动的一部分,仿佛坐在坦克中观察外面。 尽管画面是粗糙的绿色几何线框,但是它营造出一种三维世界的假象。 这游戏如此的扣人心弦,甚至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于是要求开发商开发一个定制版本专门用来进行军事训练。 没过多久,Carmack 就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游戏了。 如果有计算机的话,这将成为可能。
五年级时,他妈妈开车带他去了当地的 Radio Shack,他在那里参加了关于 TRS-80计算机 的课程。 他手里攥着一本编程书回到学校,并自学所需的一切知识。 在百科全书里,关于计算机的那部分章节不知道被他读了多少遍。 随着他的成绩不断上升,他写信给他的老师解释道:“让我直接读六年级吧,这是比较符合逻辑的做法。” 第二年,Carmack 转学到了 Shawnee Misson East 公立学校的“天才班”中,那里有当地唯一的计算机实验室。
在课后,Carmack 发现其他天赋异禀的孩子也和他一样对 Apple II 充满热情。 他们自学如何使用 BASIC 语言编程、玩计算机游戏。 很快他们就开始黑入游戏了。 有一次,Carmack 在《创世纪》中发现了关于他的角色的代码位置,他对那部分代码进行重新编程,给他的角色赋予了更多的能力。 他十分享受这种无中生有的能力。 作为一个程序员,他不需要依赖任何人。 只要他的代码在在给定的规则下,能够符合逻辑推演,程序就没有问题。 这一切都合乎道理。
这一切都合乎道理,他想,除了他的父母。当他十二岁时,他的父母突然离婚了。 Stan 和 Inga 在争夺孩子抚养权方面的争执愈演愈烈。 Inga 后来觉得,这件事给 Carmack 带来了心理创伤。 Carmack 被从学校中拉出,被迫和弟弟分别。 因为他们每几年就会被交换抚养,在不同学校间来回转校。 Carmack 讨厌和他父亲分别。 更糟糕的是,当他和他母亲住在一起时,他必须独自照顾自己。
尽管 Carmack 对计算机越来越感兴趣,但是 Inga 觉得他的游戏毫无意义。 在她看来,如果他喜欢计算机,那就不应该坐在那里玩《创世纪》,而是应该在学校里努力学习,考高分,然后考上麻省理工大学——好在 IBM 公司里谋得一份工作。 她是爱 Carmack 的,而且必须顺遂她所认为的最好的安排,而 Carmack 对之不屑一顾。 他想要的仅是一台属于他自己的电脑,好让他去追寻自己的世界。 他变得越来越固执,Inga 只好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她想知道那个曾经被人赞赏的男孩为何如今变得如此无法掌控和阴郁。
之后,他妈妈有了一段新恋情,于是她打算马上搬去西雅图,这让 Carmack 感觉暂时松了一口气。 于是他爸爸就带着他和他的新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一起生活。 虽然他凭借着晚间新闻主播的收入仍过得不错,但是随着家庭人数的突然加倍,想要维持以前的生活就比较难了。 所以他冒着风险在附近的一个叫做 Raytown 的蓝领小镇安了家,那里地处城市边界之内,有两英亩的土地以及一个农舍。 对于 Carmack 来讲,似乎一夜之间,他就得住在陌生的房子里、身边是陌生的家庭,要去上陌生的学校,而那个高中既没有天才班,也没有计算机。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并不是一个人。
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
有一本叫作《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以下简称《黑客》)的书让他大开眼界。 他是从一部 1982 年的迪士尼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 中了解到骇客这个群体的。 电影中一名由 Jeff Bridges 扮演的游戏设计师,将自己骇入了一个视频游戏中。 在另一部 1983 年的电影《战争游戏》中,由 Matthew Broderick 扮演的年轻玩家骇入了政府计算机系统,并且差点引发了世界大战。 但是《黑客》的故事不同,它是真实的。 Steven Levy 在 1984 年写成此书,它揭示了一部分无人涉足的历史,以及这群“改变世界的神童”的文化。 这本书记录了一群充满反叛精神的计算机爱好者们的崛起过程,风起云涌的 25 年,涵盖了从五六十年代麻省理工中的大型计算机研究员,到七十年代中在硅谷中兴起的“私酿俱乐部时代”(苹果计算机),直到八十年代的各类电脑游戏创业公司。
对于这群人,我们无法用法外之徒或极客这种刻板印象来简单概括。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同时也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变革。 比如 Bill Gates,自哈佛辍学,使用 BASIC 语言为当时最新潮 Altair 个人电脑编写软件,并且建立了世界上最厉害的软件公司; 再比如游戏制作者们:Slug Russell、Ken 和 Roberta Williams,《创世纪》的 Richard Garriott; 还有“两位 Steve”——Jobs 和 Wozniak——两人将他们对游戏的热情都投入到了 Apple II。 他们都是骇客。
“虽然在有些领域中,骇客一词有着嘲弄的意味”,Levy 在前言中写道,“(这个词)暗示骇客们要不就是一群被社会遗弃的奇葩,要不就是些写着杂乱的不规范代码的业余程序员,但是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他们不庄重的外表下,他们其实是一群探险家、富有远见、敢于承担风险、是一群艺术家……并且只有他们才最清楚计算机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
这部骇客道德规范宛如一份政党的宣言。 当 Carmack 花了一晚上读完此书,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我应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他正是书中所说的神童。 但是被困在了偏僻的家里,上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身边没有一点骇客文化。 但他很快就发现有人能理解他怀才不遇的愤怒。
那些跟他一起玩的孩子们来自 Raytown,和之前他在 Kansas 城遇到的孩子并不一样,他们更加前卫和叛逆。 Carmack 融入了一个游戏和计算机爱好者的群体之中。 他们一起探索着“地下世界”:这是一个未被发现的世界,许多线上社区从公告牌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BBS 中涌现出来。 当时,从七十年代兴起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还主要是国防科学家以及各个大学研究人员的领地。 而与之相对的 BBS,则是专门为电脑爱好者们,例如 Carmack 这类人,所准备的俱乐部。
BBS 诞生于 1978 年,其作者是两位名叫 Ward Christensen 和 Randy Seuss 的骇客,他们开创性的开发了一种通信软件,只需使用电话线就可以在两台微型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 使用者需要先“呼叫”彼此的计算机,再交换信息。 在八十年代,这套系统快速扩张,本质上组成了第一个线上社区,那些跃跃欲试和拥有技能的人们在上面交易软件、通过在论坛中发帖子来“交谈”。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性能足够的计算机系统、一条安装好的电话线、以及一个调制解调器(国内俗称‘猫’)就可以建立一个 BBS。 这些 BBS 遍布全球,它们可能来自大学宿舍中、居民楼里、计算机实验室中。 一些大型的 BBS 系统更是成为了骇客、死忠、玩家们的温床,例如建立于旧金山的‘全世界电子链接’,又叫做 WELL 系统,以及马萨诸塞州的‘软件造物’系统。
译者注:
- BBS 是一种早期的网络论坛
- 调制解调器,连接计算机和电话线,使计算机可以通过电话线上网。英文叫做 modem,因其发音类似‘猫’,在国内该设备俗称为‘猫’
Carmack 登录 BBS 不只是为了游戏。 在这里,他可以搜索到骇客文化中最为刺激和非法的内容。 他学会了‘黑入电话’,也就是通过黑入的方式免费使用长途电话服务。 他还学会了 MUDs,即线上多人龙与地下城,人们通过输入文字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进行一场类似 D&D 的线上实时冒险。 并且,他还学会了如何制作炸弹。
对于 Carmack 来说,制作炸弹不仅仅是追求一种廉价的刺激,而是一种实践化学工程的简洁方法,只需精准测量,就能让东西爆炸。 不久以前,他和他的朋友们制作了他们从网上找到的配方。 他们将火柴头切下来和硝酸铵混合在一起,再用硝酸钾和糖制作了烟雾弹。 他们还用从高中的科学课上偷来材料制作了铝热剂——一种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强大威力的炸药。 放学后,他们炸毁了一个水泥桥墩。 一天,他们决定将炸药用于更有实际意义的目标上:搞一台电脑。
深夜里,Carmack 和他的朋友们偷偷溜到附近的一所学校,他们听说那里有 Apple II 电脑。 Carmack 读到过,只要想办法把铝热剂粘到玻璃上,就可以将之融化,但是他需要某种粘合剂,比如凡士林。 于是他配置了一种调和物,并把它粘到了窗户上来融化玻璃,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洞中钻入教室。 但是,一个有点胖的朋友在钻洞过程中遇到点麻烦,他没法挤进这个洞,于是想要开窗进入。 结果,窗户一开就触发了警报,警察立马到达了现场。
十四岁的 Carmack 被送去做精神鉴定,以辅助确定他的证词是否有效。 他走进屋子,而且显得咄咄逼人。 面谈进行的并不顺利。 Carmack 后来被告知这次评估的结果:“这个男孩就像是个行走着的、长了双腿的大脑……对其他人完全没有任何同情心”。 评估过程中,精神鉴定师转着笔问他:“如果你没被抓,你还会再做一次这种事吗?”
如果我没被抓,Carmack 如实说道,是的,我还会再做一次。
后来他又遇到了这个精神鉴定师,医生说道:“其实,告诉别人你会明知故犯,并不是明智之举”。
“我说过了,是 ‘如果过我没被抓’,该死的!” Carmack 回答道。 他被判处一年监禁,被送进了小镇中的少管所。 在那里,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因为毒品才进去的,而 Carmack 是为了一台 Apple II 电脑。
💥
🚓
🚫
如果说 Carmack 和他妈妈在一起的生活已经足够循规蹈矩了,但是和他在少管所的生活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少管所,任何事都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来执行:吃饭、洗澡、防风、睡觉。 每一次做完杂活,Carmack 都会获得一点分数,表示他在规范行为方面取得的进步。 每天早上,他跟着人群挤进一辆面包车去到学校上课。 放学后,他们再坐着这辆车回到少管所。
由于没法接触到电脑,Carmack 越来越铁石心肠和愤世嫉俗。 终于,他的父母同意让他拥有一台 Apple II(虽然他们不知道,这台机器是 Carmack 从一位他在少管所认识的人那里买来的)。 他发现自己最喜欢图形相关的编程,把二进制的编码转化成屏幕上活灵活现的图像。 这些图像能给他带来及时的反馈和心满意足的感觉,这正是其他类型的编程任务所缺少的。
Carmack 还大量阅读跟 3D 图形相关的书籍,东拼西凑的实现了一个能在屏幕中旋转的 MTV 线框标志。 他知道,想要真正的了解计算机图形领域,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一个游戏。 Carmack 并不相信灵光一闪的巧合。 他决定选择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直接使用他人的点子。 他基于《创世纪》开发了他的第一款游戏《暗影熔炉》,并且使用了一些富有创意的编程技巧,比如相较于原版游戏中,角色只能朝着有限的方向攻击,新版中则可以朝着任意方向攻击。 这款游戏也成为他赚得了第一桶金,Carmack 联系了一个叫做‘夜枭’的制造商,一家以制造相机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小出版社,他从中赚了一千美金。 他用这笔钱将他的电脑升级为 Apple 的新一代产品 Apple II GS。
Apple II GS:第五代产品,Apple II 系列中最强大的型号
图片由 Ruben de Rijcke 提供,并遵循 CC BY-SA 4.0 开源协议
他还强身健体,为的是让身体跟上他的思维。 他开始举重、练习柔道和摔跤。 一天放学后,一个校霸想找 Carmack 的同学的麻烦,结果成为了他柔道练习的受害者。 还有一次,他用他的智力还击霸凌行为。 在一门地球科学的大作业中,一个校霸和他结组,并要求 Carmack 替他完成这个项目的全部课业。 Carmack 同意了。 结果他们最后成绩都是 F。
“你怎么可能得 F?”,校霸说,“这儿没人比你更聪明了。”
Carmack 是故意挂科的,他宁可牺牲自己的成绩,也不肯让这个白痴得逞。
Carmack 这种日益自大的态度在家里并不奏效。 他和继母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实在受不了他继母的素食主义和迷信。 于是他父亲租了一个公寓,让 Carmack 和他弟弟住在里面,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一到新住处,Carmack 就将他的 Apple II 插上电源,把杂志里面关于新硬件的广告粘到墙上,闷头工作去了。还有更多的游戏等着他开发呢。
1987 年的一天夜里,Carmack 看到了游戏的终极形态。 在当时的新电视剧——《星际迷航:下一代》——的开头章节中,船长来到飞船的全息甲板。 全息甲板是未来的设备,可以模拟沉浸式的环境,用来放松和娱乐。 在这一幕中,随着舱门打开,热带天堂的景象在眼前展开。 Carmack 被眼前的画面牢牢吸引,这是真正的虚拟世界。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找到一种技术来实现它。
与此同时,Carmack 还有自己的游戏要去开发。 高中毕业之后,他已经准备好从信托基金里兑现些现金了。 他爸爸一年前曾告诉他,当他十八岁时,他将有资格兑现信托基金。 但是当他去取钱时,他发现他妈妈早已把钱都转到她西雅图的账户里了。 她不打算让她的儿子将这笔钱用在一些离谱的行当里,比如从事计算机游戏制作。 她的想法从来没动摇过:如果你想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你必须上个大学,最好是麻省理工,然后去一家好公司,比如 IBM。
Carmack 怒气冲冲地在信中写道:“你何时才能明白,我自己怎么发展已经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但是他妈妈还是无动于衷,她辩解道她儿子还没能力管好自己的账本,所以不能让他自己管理财务。 如果 Carmack 想要钱,就必须去一所大学,费用自行承担,在此之后,如果成绩达到了他妈妈的预期,他才有可能拿回那笔钱。
堪萨斯大学
在 1988 年的秋季,十八岁的 Carmack 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了堪萨斯大学,并把自己的课程表排满了计算机课程。 那是一段悲惨的时光。 他在同学中交不到朋友,对于啤酒派对和兄弟会漠不关心。 更为糟糕的则是学校的课程,只需要照着课本背诵知识点。 没有一点挑战、不需要一点创造力。 考试不仅仅是死板,而更像是在羞辱他。 Carmack 有一次在卷子背面潦草地写道:“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个项目来让我们实现?无论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写出来!”。 在忍受了两个学期后,他辍学了。
更让他妈妈大失所望的是,Carmack 在一家披萨店做起了兼职,并马上投入到第二部游戏《幽魂》的开发中。 这个过程让他筋疲力尽,因为 Apple II GS 电脑没有硬盘,所以他得通过不断得插入和弹出软盘来保存数据。 在游戏的‘简介’文件中,他费尽心思地写下游戏剧情:
幽魂
“恶魔之陨”
长久以来,阿拉蒂亚岛上平静而和谐。 你是一名塔罗之地的梅蒂利亚神庙的守护者,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但是最近,有些事情悄然发生。 一种未知的异变影响了真神梅蒂利亚的追随者,让他们的信仰不再坚定。
腐化在小岛上蔓延,拥有无上力量的不死者在人们的耳边低语,臣服于它的人将被给予强大的能力。 各大王国的君主们相继堕落,怪物们在大地上肆意游荡。 塔罗之地的神庙已成为真神信仰的最后阵地,而你可能是拯救阿拉蒂亚的最后希望。
前一晚,你向神明祈求赐予你力量和指引,梅蒂利亚在你眼前现身,并赋予你摧毁幽魂的使命。 它神色凝重,提醒你前路危机重重。 若想要抵达由幽影统治的地狱,就必须通过位于 Strafire 要塞的位面之门,那里戒备森严,驻扎着恶魔手下的精兵强将。
尽管要塞距离塔罗之地并不遥远,但是从岛屿到东北部,恐怖的暗礁阻拦了一切前进的可能。 你只知道怪兽都来自要塞,并在大路上现身。 记住,虽然许多人被幽影的力量所蛊惑,但是贪婪之心仍驱使着他们,你或许可以用金币来雇佣他们。 随着梅蒂利亚身影逐渐消散,它笑着对你说:“勿要恐惧,勇敢的人,我赐福于你。”
你开始收拾行囊,为任务做好准备,但是,甚至连小镇上的人都不愿帮助你,他们向你索取金币,才肯给你装备和咒语。 金币,你所匮乏之物,而幽影之仆却不缺此物……
Carmack 把游戏寄给了‘夜莺’出版商,也就是《暗影熔炉》的发行商。游戏被抢购一空。 虽然游戏画面像大多数游戏一样都是火柴人样的造型,没有太大突破,但是这个游戏相较于多数来说体量庞大,能提供数小时的游玩时间。 而且这次的收入是上回的两倍:2000 美金,尽管这款游戏和之前的《暗影熔炉》一样,并没有大卖。 Carmack 把这笔钱花在他另一项爱好上:改装他的爱车,棕色名爵 MGB。
1979年款棕色名爵 MGB
虽然 Carmack 的收入仅能维持生计,但是他十分享受这种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方式。 他能完全掌控他的时间,想睡多晚就睡多晚,并且更好的是,他不用征得他人的同意。 如果让他的余生只是写写程序,修修汽车,玩玩龙与地下城,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需要做的就是写出更多的游戏。 没花多少时间,他就在电脑杂志的背面为他的游戏找到了另一个买家:一家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的小公司,名叫 Softdisk。 他们从 Carmack 手中买到的第一个游戏是个网球游戏,他们被网球抛起和坠落的物理效果给惊艳到了,于是立即想向他购买更多的游戏。 参照《创世纪》的模式,Carmack 已经成为了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不再单买游戏,而是以三部曲的形式出售。 能将收入翻个三倍,何乐而不为呢? Softdisk 接受了他的提议,跟他签下了协议,他需要开发一个角色扮演类游戏三部曲,叫作《黑暗计划》
Carmack 还学到了另一种赚钱方式:将 Apple II 上的游戏移植到当时最新的计算机 IBM PC 上。 虽然他当时对这个新系统一无所知,但是这些挑战打不倒一名程序员。 于是他开着车去到店铺里租了一台 PC。 不到一个月,他再给 Softdisk 寄去游戏《黑暗计划》时就不只是 Apple II 一个版本了,他同时还将 PC 移植版一并寄了过去。 他经常工作至深夜,对这套移植游戏流程炉火纯青,他可以开发一款游戏并同时移植到三个平台:Apple,Apple II GS,以及 PC。 Softdisk 对这些游戏来者不拒。
IBM PC:八十年代最热门的电脑型号之一
每次一收到新游戏,公司都会求着 Carmack 能不能过来面试。 这孩子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用常人一半的时间就掌握一门新语言? 起初,Carmack 拒绝了邀约,他不想因为去公司上班而打乱现有的生活节奏。 但是最终,他们的坚持打动了他。 而且,他刚给他的爱车 MGB 装了些新配件,正好借此机会可以跑一次长途。 Carmack 孤身一人生活了这么多年,他没有预料到,此行竟然会遇到能教给他新东西的人。
- 开始翻译于2024.06.05
- 完成于2024.06.14